首页 资讯 正文

19吨碳汇补偿到位

体育正文 1 0

19吨碳汇补偿到位

19吨碳汇补偿到位

“王某认购的19.21吨碳汇已补偿到位。”近日,黄岛区(huángdǎoqū)(西海岸新区)人民检察院收到青岛市自然(zìrán)碳汇研究院出具的一份(yīfèn)碳汇认购回执单。 检察机关为什么会收到这样一份回执呢(ne)?故事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2023年夏天(xiàtiān),王某(wángmǒu)承包了新区某村庄的河道清淤工程。按照(ànzhào)工程标书内容要求,清淤工程总长约3500米,王某作为施工方需在河道原有基础上进行清淤整理,并对河道整体进行加固。 2023年7月,王某带领工人(gōngrén)按照标书要求清淤了1500米(mǐ)后,偶然发现中游河道南侧有大量砂土、石料可以开采。 “河道清淤(qīngyū)工作费时费力,扣除雇佣挖掘机和工人的费用后所剩无几。不如(bùrú)打着清淤的幌子,挖点石料售卖,来(lái)钱快。”王某在心中盘算着。 第二天(dìèrtiān),王某(wángmǒu)便有意放慢了河道清淤速度,并擅自在河道南侧毁林开采石料、砂土,对外售卖牟利。 然而,天下没有不(bù)透风的(de)墙。随着一车车砂石的外运,王某非法采矿的行为很快就被公安机关发现并当场查获。 经侦查,王某明知自己未取得采矿(cǎikuàng)许可证,依然非法开采矿产资源9000余立方,对外销售(xiāoshòu)后牟利17.62万元。2023年11月10日,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采矿罪将其(qí)移送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因非法采矿行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可能侵害社会公共利益,依托一体化办案机制(jīzhì),该案件线索(ànjiànxiànsuǒ)同时移送至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 接到线索后,承办检察官3次赶赴案发现场,经委托鉴定并充分评估,王某非法采矿行为毁坏林地4.5亩,涉案地块原有(yuányǒu)耕作层或地表土(tǔ)全部(quánbù)被破坏,所需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共计78606元。 “本来雇佣他们修整河道(hédào)是为了让村庄更美更好,谁知他们背地里竟私挖乱采,好好的一片林地就这样被他们毁了……”看着被破坏(pòhuài)的林地,村民愤懑(fènmèn)地说道。 经进一步(jìnyíbù)估算,王某的违法采矿行为导致375棵杨树毁损,被毁坏地块完全丧失了原有的水土保持、吸收二氧化碳等生态(shēngtài)功能。因此,如何认定(rèndìng)“生态服务功能损失”成了摆在检察官面前的最大难题。 经过多次研究,区检察院最终(zuìzhōng)给出了“以认购碳汇方式替代性修复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的(de)方案。 2024年6月,区检察院牵头与区法院、区自然资源局等6家单位会签《关于以认购碳汇方式替代性修复受损(shòusǔn)生态环境的(de)意见》,明确在无法或没有必要(bìyào)原地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由违法行为人以(rényǐ)认购碳汇的方式履行环境损害赔偿义务。 树木可(kě)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二氧化碳。该案中(zhōng),被毁地块的林木属于人工幼龄林,因树木已灭失,无法通过树木品种及(jí)树龄测算二氧化碳吸收量。经委托第三方对(duì)涉案地块测量并出具报告(bàogào),王某毁坏地块总蓄积为(wèi)10.5立方米,可吸收二氧化碳19.215吨。根据报告出具前一个交易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挂牌协议交易收盘价(70.38元/吨)计算,生态功能(gōngnéng)服务损失费用为1353元。 2023年12月27日(rì),区检察院向法院提起(tíqǐ)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提出支付生态环境修复(xiūfù)费用78606元、以认购碳汇方式替代性修复生态功能损失(sǔnshī)1353元,并承担本案评估费用的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得到法院支持。 记者了解到,鉴于许多非法采矿(cǎikuàng)、非法捕捞、非法狩猎案件中,被毁损生态已(yǐ)不具备原地修复可能性,区检察院着眼于被损生态“替代性(tìdàixìng)修复”目标(mùbiāo),积极提出新方案。去年以来,已成功办理替代性修复公益(gōngyì)诉讼案件7件,追缴生态修复费用350余万元,督促修复被损毁林地等50亩。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探索、充分实践以劳务代偿、增殖放流、认购碳汇等(děng)方式实现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的方案,以高质(gāozhì)效公益诉讼检察履职守护绿色生态发展。”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连杰说(shuō)。 (大众新闻·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李宛遥 通讯员 李可娟(lǐkějuān) 黄娜)
19吨碳汇补偿到位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